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文件库 -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宿豫区政府办 文号: 宿豫政办发〔2023〕3号
发文日期: 2023-01-31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区政府办公室365体育APP印发宿豫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主题分类: 宿豫区 ??教育 ?? 通知
附件下载: 365体育APP印发宿豫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doc

区政府办公室365体育APP印发宿豫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3-01-31 16:20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宿豫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宿豫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31

(此件公开发布)

宿豫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365体育APP科学技术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省政府《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特制定《宿豫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行动规划》”)。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为我区新发展阶段下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战略指引。

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820102020年)》印发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乡镇、街道和各全科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精心组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持续完善,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群众依托互联网参与科普活动比例逐年攀升;科普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9.7%,比2015年的5.8%增长了67%,增速全省第一。

近年来,我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虽然在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三县两区中比相对领先,但是与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城乡、区域、性别及不同年龄人群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体制机制和保障条件不够完善,科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全区尚未建成一座综合类科技馆,各类科普场馆设施对外开放力度有待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科普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公民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

深入实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质意义重大而深远,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提升公众终身学习能力、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是打造高素质创新大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这些都对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区场化参与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建设“五大高地”提供基础支撑,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豫新实践,争取走在“苏北赶超”前列贡献科普力量。

(二)基本原则

——突出价值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坚持协同推进。各乡镇(街道)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全区中小学、企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增强全民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区场等多方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优化服务供给。破除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组织动员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突出服务基层,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提高科普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扩大交流合作。突出区域定位,立足本地实际,在公民科学素质内外交流中增进互惠互信、深化创新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区域性、突发性科技治理挑战,畅通形成内外联动、多向互济的科学素质开放合作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

2025年目标: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公平普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机制体制、条件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科学精神在全区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实现,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2035年远景目标:我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区域及性别之间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服务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科普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创新生态建设实现新发展,构建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新格局基本实现,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豫建设的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三、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着力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着力抓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开放合作等五大科普基础工程,扬长补短、固本培元,推动科普理念、科普内容、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等全面创新,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围绕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开展五项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时期重点人群实施5项提升行动。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开展科学教育水平提升行动。加大对中小学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和学校专兼职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实施教师科学素质培养提升工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师培养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引导教师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乡镇的倾斜力度。鼓励中小学校建立“科学工作室”,创建“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五年内对全区科技辅导员全员培训一次。

——拓展青少年科学教育方式。每年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学生开展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保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通过亲自动脑动手创作,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家潜质,引导青少年学习和践行科学家精神。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开展科技教育,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方式,比如参与科普直播,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培养。

——探索建立校内外科教资源有效衔接机制。鼓励中小学充分利用区内科技馆、企业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开放优质科学教育资源供学生参观学习;鼓励农技专家、企业科研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生理卫生、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团区委、区人社局、区科协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科普宣传周等“科技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全科组各成员单位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普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树立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依托农广校等平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年培训农民2000人次以上。

——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活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参加科普惠农服务站、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创建等活动开展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引导辖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导入小农户,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宿豫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区妇联、区科协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更好服务经济建设。

——开展职业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最美职工、巾帼建功等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举办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在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突出科学素质、安全生产等内容,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形成体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机会。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工信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开展智慧助老活动。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依托老年大学、社区科普学校、养老服务机构等,普及智能技术和技能,提升老年人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开展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依托卫生健康系统,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健康知识。利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开展银龄科普活动。开发老龄人才资源,组建老专家科普队,发挥老科协组织作用。发展壮大老年科普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中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市场监管局、区科协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强化科学素质教育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重点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行政管理干部、基层公务员、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的教育培训。

——创新学习渠道载体。运用好“学习强国”“科普中国”“党员e家”“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干部学院”等平台,综合运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手段,扩大优质科普资源覆盖面,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深入开展科技科普教育,通过报告会、实地考察等方式,鼓励引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参加科技志愿服务,带头讲科学、学科学、弘扬科学精神。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选拔任用和公务员考试录用中的科学素质内容,引导激励其学习科技知识、提升科学素质。发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对有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予以适当奖励激励。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科协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四、围绕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工作实施四项重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活动。支持和引导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利用科技资源参与科普基地创建,开展科普宣传。鼓励企业开发科普功能,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

——开展科技工作者科普直播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邀请科技工作者走进科普直播间,引导其结合专长,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增强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和社会责任。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教育局、区科协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探索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立即时、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科普传播网络。

——开展全媒体科普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抖音、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线下多元科普宣传活动,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在主流媒体增加科普内容、增设科普专栏,加强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科学传播。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工信局、区教育局、区文旅局、区科协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强对区域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建设指导。制定区域科普基础设施五年建设计划及年度计划,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和标准。“十四五”实现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科普资源合理配置、均衡服务。

——探索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区域科技馆与图书馆、文化馆等融合共享,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十四五”期间城区实体科技馆与图书馆、美术馆一体建设,以提升科技馆科普服务合力。推动农村中小学科技馆建设和乡村两级科普场所设施更新,提高科普服务质量和能力。

——开展科普基地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全国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推动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公园、动物园、人防基地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文旅局、区科协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显著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探索建立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

——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应急科普部门协同机制,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做好突发事件状态下全科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

——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等为阵地,以科普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动员医院、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普志愿服务队,推进科普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开展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图书馆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日等活动,增进公民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

——加强科学素质开放合作。拓展科学素质工作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构建更宽、更广科技人文交流体系。鼓励科研机构、科技社团、科技型企业、科技工作者等就科技资源、科普资源、人才培训、智库建设等开展务实项目合作,提高科技竞争力。支持优秀科技团队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社团组织、企业建立交流合作,共建科技研发机构、分享科技前沿成果,开展科普活动。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各乡镇(街道)负责领导当地实施工作,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区科协负责牵头实施,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沟通联络工作,会同各乡镇(街道)、园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面推进区域科学素质建设。

(二)机制保障

完善表彰奖励机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条件保障

保障经费投入。区、乡两级政府按规定安排经费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普经费保障机制。各有关单位统筹考虑和落实科普经费。各乡镇(街道)、园区规定安排经费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资助科普项目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