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

?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洪武花棍舞

发布日期: 2021-07-05 来源:泗洪县文化馆访问量:【字体:

《洪武花棍舞》也称“打花棍”。

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给富人家放牛期间,同牧童小伙伴戏耍牧棍而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今在泗洪地区广为普及和流传。《洪武花棍舞》的发源地在古泗州(今泗洪)淮河第三峡——浮山峡口的四河潼河滩(今泗洪县四河乡)、崔集(今泗洪县孙园镇)等地一带。几百年前,浮山峡口的潼河滩一带,水草丰茂,是天然的牧场,多地的牛羊等牲畜归牧于此。据《明史》记载:元末明初,社会动乱,淮河流域大片土地荒芜,祖居泗州(今泗洪县)后迁居濠州(今安徽临淮关)的朱元璋因家贫,雇给富人家放牛,在牧场与吴姓(放牛伙伴)两兄弟结为好友,每日用牧棍对打嬉戏,编歌谣配合,边打边舞,引来众多牧童效仿学习。朱元璋投军后,由吴姓兄弟在当地延续。洪武35年,朱棣做了明成祖,恢复“洪武”年号,身在乡下教书的吴氏兄弟一边教书一边教学生打花棍,以后即定名为“洪武花棍舞”。从此,打花棍在民间得到进一步传承。新中国成立后,泗洪县文化馆多次对打花棍即“洪武花棍舞”进行普查、挖掘、搜集、整理,给其赋予了新的内容。

《洪武花棍舞》表演时用音乐或歌谣伴奏,节奏明快、姿势优美、舒展大气,有着“舞”和“操”的双重特点,而且演员人数不限,单人可打,二人可打,也可多人群打,也可一、二百人作大型表演。洪武花棍舞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它的艺术表演形式独特,所用的器具简单易做,音乐或歌谣伴奏,旋律流畅、激昂,跌宕有致。时政宣传时,可用道具花棍组字造型,形成标语口号,体现艺术效果和宣传的主题。洪武花棍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简单易普及,老少皆宜,城乡适用。打花棍可增强人得感召力、凝聚力、约束力,能使人睿智、高雅,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健康发展。

《洪武花棍舞》2006年被泗洪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非遗代表性名录。2007年、2009年分别被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市、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在泗洪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洪武花棍舞得到有序的传承和传播。现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2009年,洪武花棍舞开始走进校园,现已分别进入四河乡实验学校、峰山乡中心小学、董沟社区小学、梅花镇中心小学等四所学校,在学校得到较好的传播。洪武花棍舞多次参加省、市级展演和比赛,并分别获奖,多次参加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西楚文化节、中国·泗洪洪泽湖螃蟹节、洪泽湖湿地旅游节等大型公益演出,2007年梅花中心小学表演的洪武花棍舞被央视一套录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