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

?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政府办文件
名称 市政府办公室365体育APP印发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000000001/2022-00032 分类 市政府办文件 ??社会保障 ?? 通知
发布机构 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1-12-31
文号 宿政办发〔2021〕63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市政府办公室365体育APP印发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的通知.doc
时效 有效

市政府办公室365体育APP印发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推进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根据《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等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养老服务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着力强化制度设计、优化政策环境、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改革创新,努力探索经济后发地区养老服务发展新路径,初步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化为纽带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市政府先后出台了《365体育APP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365体育APP加强医养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365体育APP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用地保障、税费优惠、政府补贴、医养融合、人才激励等扶持政策。民政、财政、发改、卫健、医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就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改造升级、加强医养融合发展、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等养老服务重点工作出台具体举措20多项,基本涵盖养老服务各环节各领域,形成了符合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养老服务发展实际的政策性框架。

二是基本保障得到新加强。保障困难老年群体基本生活,全市约1.8万名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应养尽养,特困供养平均标准达到15307元/人/年和9061元/人/年;5.4万老年人纳入低保,低保标准达到610元/人/月。全面落实尊老金制度,每月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十三五”期间尊老金支出达到4.3亿元。着力满足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建立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制度,“十三五”以来累计发放补贴1.2亿元。聚焦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巡访制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建成运营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96家,其中18家实现社会化运营,3家改造为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三是有效供给实现新突破。全市共建成运营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6家,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793个,街道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2个,养老床位数3.43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40.2张,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0.9万张、2.2张。365体育手机投注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等获批省级居家社区养老示范创建改革地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县区全覆盖。全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15万名老年人接受居家上门关爱服务。强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床位结构得到优化,全市共建成护理型养老床位1.3万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的60%。

四是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养老机构质量隐患得到消除。开展养老机构解决消防审验问题集中攻坚行动,全市投入近6000万元完成养老机构安全设施改造配备,养老机构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制度,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5000人次。制定实施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规范》等一批市级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养老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发展,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虹枫老年公寓、泗阳县夕阳红老年公寓等被列入省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宿豫区仁爱老年公寓获批江苏省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示范基地。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五是监管机制取得新成效。市政府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形成监督合力,有效提升养老服务行政监管效能。引入专业机构,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安全检查和消防设施维保,推动安全监管全覆盖,养老机构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落实。心系老年人的“养老钱”“救命钱”,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在全市范围实施防范养老服务非法集资公益宣传。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实现“零感染”,稳步推动养老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加快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明确养老服务监管事项清单。强化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监管,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养老服务消费环境。

“十三五”时期,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期待相比,短板与不足依然存在: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老年群体亟需的各类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供给尚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养老服务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农村养老服务能力较为薄弱;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品牌化、精细化、连锁化发展水平不足,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尚存不足,标准化、信息化程度还需加强;管理体系有待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应对传染病流行、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不足。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第一个五年。立足“十四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窗口机遇,聚焦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的职能定位,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注重统筹发展,补齐短板弱项,强化有效监管,努力推动“十四五”时期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养老服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一)面临形势

1.养老服务需求总量持续攀升与质量提升的双重压力。随着365体育手机投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加,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彰显,对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同时,365体育手机投注养老服务总体质量不高,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居家社区服务还在起步阶段,因此我们面临着扩大服务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此外,大量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尚未充分激发和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对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养老服务量质齐升提出更高要求。

2.多元供给机制尚未建立与老人支付能力不足的双重制约。传统家庭功能不断弱化,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少子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抚养比逐年攀升,空巢、独居、留守老年人家庭数量大幅增加,家庭人口减少与家庭成员分散居住导致家庭传统养老功能弱化,365体育手机投注大部分老年人经济能力相对较弱,支付能力明显不足,入住机构和接受有偿养老服务的意愿不强。同时,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不健全,居家养老的资源链接能力、社区养老的资源扩散能力、机构养老的服务延伸能力均有待提升,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自主性、专业性、协同性、精准性均有待加强。

3.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与老龄化趋势加速的双重影响。随着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影响叠加,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增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对“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老龄化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365体育手机投注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截至2020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00.77万人,占户籍人口约17%;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73.4万人,占户籍人口约12.4%;当前老年人口每年约增长5万,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近130万,老年人口占比约22%;2030年老年人口将近150万,老年人口占比约25%。

(二)有利机遇

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对养老服务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摆上重要位置,将养老服务列入民生重点工作清单,明确推进时间表路线图,这些都为“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给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创造难得的机遇。

2.养老服务发展具备坚实的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334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000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为加快养老服务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全市对民生服务的投入不断加大,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经过多年努力,养老服务制度、设施、队伍等基础性安排已基本成型,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3.充足的养老服务消费潜能持续释放。伴随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活理念更新、服务逐步升级,老年人多样化、品质化、定制化的服务需求会快速增长,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养老服务多层次供给体系和多元化供给结构加快建立,养老保障制度趋于完善,老年人消费观点逐渐转变、消费意识持续激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将对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有效需求转换率,释放养老服务消费红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会为推动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三、“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机遇,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养老服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保障基本、完善设施、建强功能、提升质量、放开市场”的发展原则,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建立健全与老龄化发展形势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把365体育手机投注打造成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多元驱动。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规划布局、行业监管中的主导作用,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家庭和老年人积极养老的基础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四力协调驱动的动力机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保障基本、补齐短板。发展基本养老服务,在惠及全体老年人的基础上,重点保障高龄、失能、失智、独居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统筹整合各种资源,推动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补齐养老服务短板,促进养老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性地位,促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协调发展。着力推动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养老运营管理的规范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服务主体的社会化,实现养老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同步提升。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支持通过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各类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和管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行业标准、完善监管机制,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理好养老服务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将保障和改善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上,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合理引导民生预期,满足广大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需求,使养老服务发展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365体育手机投注养老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全面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康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养老服务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格局,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基本保障扎实有力。强化养老服务兜底保障水平,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优先将经济困难的特殊老年人群体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范围。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推动建立老年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服务网络基本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所有城市街道建有1所以上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机构由96家优化到25家左右,建成可以覆盖周边乡镇、具有综合功能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一批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

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养老机构床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70%,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80%以上失能(失智)老人。接受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占比达到18%以上,80周岁以上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实现全覆盖,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服务队伍更加专业。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基本成形,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总量达到1万人左右,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建成5个以上市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养老护理员5000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2000名。

监管机制运转高效。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联席会议优势,形成覆盖养老服务机构(企业)法人、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行业信用体系,健全养老服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互联网+监管”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取得新进展。

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指标

2020

期初值

2025

目标值

指标

属性

居家社区

养老

老年人接受居家上门服务覆盖率(%

13.86

18

约束性

居家适老化改造户数(含社会老年人家庭)(万户)

0.2

0.8

预期性

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

15

100

约束性

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能力评估覆盖率(%

15

100

约束性

机构养老

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比例(%

60

70

约束性

市本级、县(区)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护理院)建成数(家)

1

6

约束性

等级养老机构占比(%

/

70

预期性

农村保障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35

55

约束性

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数(家)

3

25

约束性

县(区)失能(失智)特困人员供养照护机构建成数(家)

1

5

约束性

人才队伍

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人次数(万人次)

0.3

0.8

约束性

新增通过职业等级认定的养老护理员数(万人)

/

0.3

约束性

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备社会工作者数量(人)

0.2

1

约束性

养老产业

全市养老服务领域吸纳新增就业(万人)

/

0.4

预期性

培育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家)

/

5

预期性


四、“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 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以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为着力点,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的职责边界,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和支出责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保障重点,并逐步扩展至全体老年人。重点关注老年人生存安全、生活需要、失能照护、生活参与等内容,建立市、县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并实现动态发布管理,逐步丰富发展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开展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老年人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据,并实现评估数据共享共用,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实现全覆盖。

2.强化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功能。突出政府在“兜底线、保基本”中的重要职责,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兜底保障水平。健全城乡特困老人供养服务制度,落实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老年人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推动特困人员分片集中供养试点,有意愿入住机构的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失能(失智)特困人员在照护机构集中照料护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解决困难老年人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加强对经济困难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政策支持,通过直接供养、政府购买服务、老年人福利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

3. 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加快建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整合高龄津贴、护理服务补贴等老年人福利政策,集中补贴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费用,并做好与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救助等政策的有效衔接。探索失能老人家庭“喘息服务”,由专业人员上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短期照护服务,或将失能老人安排到养老机构短期照护,纾解家庭照护压力。

4. 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动组建市、县(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委托开展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安全评估、技能培训等技术性工作。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设立一批社区和专业机构养老顾问点,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政策咨询、养老服务机构信息、个人权益维护、法律咨询与援助等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全面建立居家探访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面向居家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与帮扶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二)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

1. 优化养老机构床位功能结构。从老年人需求出发,进一步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重点建设一批康复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床位,完善养老机构康复护理功能,提高长期照护服务能力,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通过改造提升、转型升级,优化既有养老机构的床位结构,提高养老机构康复护理型床位设置比例及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到“十四五”末,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70%。根据城乡规划布局,以产业化发展为导向,通过政策扶持、公益创投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等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养老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的普惠型养老服务机构。扶持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品牌。

2. 推进医养康养结合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护理院(护理中心)建设,推动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利用现有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推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站或其他医疗设施邻近设置。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规定申请开办护理院、安宁疗护院或通过设施改造内设医务室。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就诊绿色通道。提高老年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加快老年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老年医疗服务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完善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接续性服务机制,促进医养深度融合。对养老机构设置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3. 推动养老机构精细化服务。深入贯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行业标准,定期开展养老机构标准落实绩效评估,建立保障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十四五”末,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服务安全基本规范》达标率达到100%。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引导和鼓励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培育扶持一批标准化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价机制,推动各类养老服务标准落地见效。全面推行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健全与评定结果挂钩的运营补贴和政策扶持体系。发挥养老服务行业组织作用,开展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服务行为监督及养老机构等级认定等工作,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监督评估、服务中介等方面的作用。

(三)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1. 提升家庭养老支撑能力。逐步完善家庭养老服务支持政策,强化家庭养老功能,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和承担照料责任。推动家庭照护技能培训,将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推广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为长期失能老年人提供短期照护服务,减轻家庭照护压力。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并逐步向社会老人拓展。根据实际需求,探索建设家庭照护床位,健全家庭照护床位建设运营政策,让居家老年人享受连续、稳定、专业、规范的养老服务。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通过开展住区无障碍改造、增设为老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加装电梯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社区养老环境。

2. 推动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支持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助浴、助洁等助老服务。加快城市街道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重点为高龄、空巢、独居、部分失能老人提供康复理疗、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服务。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开展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促进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共同发展,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一个平台、服务全市”,在充分利用现有养老服务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同时,培育整合更多的线下服务实体,注重运营模式创新,不断完善实体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把线上的信息流有效转变成线下的专业化服务。

3. 拓展重点人群服务覆盖面。打造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三社联动”机制,拓展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探访、生活照料、助餐助洁、紧急救援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重点关注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和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体。以老年人基本需求为中心,从满足家政服务、助餐、康复护理等刚性需求开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条件逐步向更高层次的需求拓展,做到物质保障、精神关爱相兼顾。全市符合条件的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接受居家上门服务占比达到100%。

(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1. 推动特困老人分片集中供养服务设施建设。坚持系统观念,打造县乡村三级衔接互通、功能互补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结合乡镇布局优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契机,对农村特困人员实施分片集中供养,改造建成一批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区域布局合理、功能设施完备、管理服务高效。到“十四五”末,全市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减少到25家左右。全市所有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符合二级以上养老机构等级标准,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每个县(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失智)、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

2. 加快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改革转型。大力推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运营,激发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活力和内在动力。特困人员分片集中供养后空置的乡镇敬老院,确保继续用于农村养老服务,在完善设施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公建民营、委托运营等方式,面向社会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并逐步发展成为具备助餐助浴、康复辅具租赁、护理技能培训等功能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关停撤并地理位置偏远、供养人数较少、服务功能较弱的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或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

3. 健全农村养老关爱服务网络。弘扬敬老孝老美德,营造良好的家庭养老环境,提升农村老年人赡养人(扶养人)的守法意识,监督赡养人(扶养人)履行赡养、扶养义务。构建乡镇牵头、村委会组织、老年人协会相协调,低龄健康老年人、留守妇女、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广泛参与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格局。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信息管理系统和定期巡访制度。按照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原则,积极发展农村幸福小院等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满足农村老人养老不离村的需求。支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主体发挥辐射作用,连锁托管运营农村幸福小院等互助养老设施,逐步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 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养。支持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养老服务管理等相关专业和培训项目,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工程,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培训养老护理员5000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2000名。规范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和第三方评价机构按规定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开发设置社会工作者岗位,将养老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支持社会工作机构开展特色养老服务。到2025年,实现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1名社会工作者。

2. 推动为老助老志愿服务常态化。以社区服务为平台,以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大力发展为老助老志愿服务。发挥村居“两委”、农村留守妇女等积极性,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模式,提高农村老人关爱服务水平。条件成熟的县区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制度,引导青年学生、社会爱心人士等各类志愿者参与为老助老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完善政府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法律服务等养老服务政策措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管理、运营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咨询评估和第三方认证等服务。

3. 建立养老服务人员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专业对口毕业生入职奖励制度,对于符合条件并进入本市养老机构或居家社区养老中心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满五年的毕业生,给予3-5万元入职补贴并分年度发放到位。将养老护理技能大赛纳入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授予“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市技术能手”称号,并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每年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评比活动,广泛宣传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让其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

(六)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1. 加快生态养老产业发展。依托365体育手机投注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化和公益化相结合、拓展外埠市场和培育本地市场相结合,把365体育手机投注建成为融自然生态风貌、中国酒都风情和运河文化风韵于一体的生态养老集聚区。编制生态养老产业规划,以三台山健康养生项目为龙头,建设一批休闲养老、特色医疗的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和生态养老田园乡村,促进生态养老产业与文化、旅游、医疗、康复等产业融合发展。

2. 扩大老年用品产品供给。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健全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租赁、回收和融资租赁办法,推动在养老机构、城乡社区设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租赁)站点。结合本地实际,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积极培育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3. 优化老年消费市场环境。强化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监管,开展养老服务质量监测,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非法集资、传销、欺诈销售,以及打着养生名义进行欺诈等行为。建立健全养老产品和服务消费后评价体系,畅通消费者反馈渠道,营造安全放心的养老服务消费环境。

4. 推动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化发展,力争培育一批智慧养老服务领域重点企业,试点建设一批示范性“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和“智慧养老服务社区”。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远程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积极培育形式多样的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培育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七)优化服务设施布局

1. 坚持规划引领。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老年人口比例及分布情况,按照城镇人均用地不低于0.1平方米的标准,编制中心城区及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构建以公共养老服务设施为基础,产业化养老服务设施为补充的养老服务设施格局,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覆盖城乡、覆盖全体老年人,形成市、县、镇和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2. 落实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建设要求,落实规划编制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在新出让土地规划条件中明确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区采取政府回购、租赁等形式,按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到到位。“十四五”期末,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所有城市街道建有1所以上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市本级、各县(区)至少建成运营1家示范性公办养老服务机构。

3. 加强用地保障。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确保用地计划落实。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中优先予以安排。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凭社会服务机构登记证书和其他法定材料申请划拨供地,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或转让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

(八)完善综合监管体系

1. 健全联合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联席会议作用,依据“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建立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配合有序、科学高效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加强部门的协同配合,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机构风险隐患主动发现通报机制。制定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赋权清单,明确监管职责、监管依据、监管流程和监管事项,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实行清单式监管。严厉打击面向老年人的人身财产侵害、非法集资、欺诈销售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曝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打击无证无照从事养老服务行为。建立养老服务安全监管约谈制度。

2. 创新优化监管方式。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主要方式、以日常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加强养老服务监管的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健全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执法。大力推广“互联网+监管”,统筹运用养老服务领域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推动相关数据开放共享。完善市、县(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纳入信息化监管体系,及时动态更新安全监管状况。

3.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养老服务市场联合惩戒名单管理实施办法,对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完善养老服务失信企业及主要负责人退出机制,提高失信成本。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失信提示、警示约谈制度,充分运用各类渠道,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共享各类养老服务主体失信信息。全面建立养老服务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现对养老服务违法行为信息的及时披露。制定“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的养老服务信用责任清单,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对严重危害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养老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失信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惩处。

(九)建立应急管理体系

1.提升养老服务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坚持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类型,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各类风险隐患的辨识、研判和预警。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隐患分级分类监测监控,提升风险化解排除能力,努力将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县(区)为单位,构建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社会支持、职责清晰的养老服务监测预警责任体系,消除管理盲区,做到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全面落实监测预警措施举措。

2﹒提升养老服务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养老服务应急处置管理机制,完善各项养老服务应急处置制度。针对事前预警,事中应急处置、人员救治,事后恢复等环节,明确规范应急处置基本程序。加强养老服务应急处置设施建设,分级分类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在突发事件情况下保障应急物资足额供应。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改造提升,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和设施设备,提升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新建养老机构按照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要求设计和建设施工,统筹考虑应急处置所需和平时运营效益。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功能齐全、系统专业、快速响应的养老服务应急处置队伍体系,参与开展养老服务应急处置工作。

3﹒提升养老服务应急救援能力。组建市、县两级养老服务应急支援队伍,对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无法自我处置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及时支援。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成立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中心,接受公安、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指导,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养老服务领域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建立县(区)养老服务机构应急处置安置场所,配备符合应急处置和紧急隔离要求的设施设备,常态化储备一批传染病防控和送医前的紧急防护物资。建立健全跨区域多部门联合应急救援协作机制,统筹做好全市养老服务应急救援工作。

五、“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重点工程

(一)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工程。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十四五”时期,市本级、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家集医疗、养老、养生、康复、护理等功能于一体,医养结合、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并以此为依托,积极拓展教育科研、技能培训、失能照护、心理关爱、临终关怀等综合性服务,带动本地区养老服务水平总体提升。积极推进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融合协同发展,以示范性养老机构为引领,以街道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重点,探索机构、社区、居家相互配合、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落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行业标准,建立保障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十四五”末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服务安全基本规范》达标率达到100%。加快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项目试点,争取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不少于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不少于5个,以点带面推动养老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推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全市不少于70%养老机构通过等级评定,完善评定结果与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关联挂钩政策,充分发挥等级评定在补贴标准、信用等级、品牌创建等方面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设置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专区,提升失智老人照护能力。

(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程。研究制定新建居住区养老配套用房建设管理办法,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居住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按照标准配备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并确保用房的完整性、功能性和独立性。“十四五”期间,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100%,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未达标的,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配齐。依托辖区内养老机构以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所有城市街道至少建成一所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居家探访、特殊老年人帮扶、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以及老年用品体验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并明确空间布局和设备配置要求,实现城市养老服务的有效覆盖。以街道(乡镇)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以及政府闲置房产资源建成的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可交由承担本辖区养老服务的企业或社会组织低偿或无偿运营管理。

(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聚焦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硬件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十四五”期间,每个县(区)至少具备1所以失能(失智)、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机构,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发挥机构对区域内其他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技术指导、互助协作、人员培训等功能。每个县(区)建成3所以上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通过设施改造提升,强化照护能力建设,提升机构服务质量。县(区)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资源,结合特困供养人员分片集中供养试点,完成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并拓展延伸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加强农村敬老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所有农村敬老院达到二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

(五)家庭养老保障水平提升工程。聚焦满足长期居家的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卫生保健等服务需求,探索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按照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设置标准和上门照护服务标准,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明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服务项目、服务频次、收费标准、权责义务等内容,并可叠加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及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参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完善居家适老化改造标准,推进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并逐步将改造对象拓展至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部分失能和残疾老年人家庭。增强适老化改造过程中适老设计、改造实施、产品适配、综合评估的专业性,进一步细化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清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意愿和消费潜能。加强改造工作全流程评估和监管,依法依规查处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到“十四五”末,全市新增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家庭6000户。

(六)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工程。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推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养老护理员培养使用机制。“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增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养老护理员不少于3000名,培训养老护理员不少于5000人。探索建立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护理服务等级、入职养老机构等级等因素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制度,出台以工作年限为主要依据的岗位津补贴制度,增强养老服务职业吸引力。贯彻落实《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强化应急管理、疫情防控、专项照护、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多样化服务技能培训。

(七)生态养老产业扶持发展工程。依托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资源环境的生态优势,推动生态养老产业发展,主动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大力培育孵化以“生态+养老”产业为特色的新业态,打造“生态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花园养老”的品牌。发挥生态养老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源参与。完善对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奖励支持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企业规模化发展,“十四五”期间培育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5家。挖掘老年产品用品市场潜力,鼓励社会资本探索多种养老服务经营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健康、文旅、体育等行业的融合式发展。发挥养老服务在扩大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

(八)智慧养老服务应用推广工程。提升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养老服务中心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散居特困以及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空巢老年人等对象紧急救援呼叫服务实现全覆盖。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智慧助餐、智慧照料、智慧医疗、智慧文娱等服务,提升现有养老机构智慧化水平。鼓励企业建设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展示和租赁平台,提高产品及服务推广力度。“十四五”期间,建成市县乡三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老年人基本信息、养老机构信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信息、养老服务信用信息市域范围共建共享。

(九)养老服务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优化风险防控应急预案,提升养老服务领域应急处突能力,提升养老服务领域应急处突能力,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有一个养老服务应急工作指挥中心、一个养老服务应急人员收容场所和一个应急物资储备场所,配备一支专业化养老服务应急救援队伍。巩固养老机构消防审验成果,提升养老机构整体消防安全意识与消防安全技能。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应急能力培训,将消防安全、疫情防控、避灾避险、应急处置等课程纳入培训范围。加强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宣传培训,提升老年人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危机意识与应急能力。筑牢养老服务安全底线,增强养老服务安全红线意识,“十四五”期间全市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养老机构实现全覆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各县(区)要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养老服务发展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凝聚社会共识,走出一条符合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实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发展之路。各县(区)要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统筹推进、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如期完成规划设置的目标任务。要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工作,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确保养老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要将养老服务发展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当地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乡镇(街道)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范围内的养老服务有关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养老服务组织等开展养老服务。

(二)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健全多元投入格局

各县(区)要加大养老服务领域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根据本地区老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等因素,建立稳定的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福利彩票公益金引导作用,“十四五”末,市本级和县(区)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55%以上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的建设运营。鼓励各类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加大对养老服务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强养老服务信贷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产权明晰的养老服务机构发放资产抵押贷款,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服务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依规定享受贴息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及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或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三)强化督导考核,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各县(区)要将本规划目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分解责任、强化考核、定期督办,切实将养老服务发展任务落到实处。市民政、发改等部门抓好本规划的督促检查工作,每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和考核评估,推动本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对落实有力、成效显著的地区或部门予以表彰,对推进工作不力的地区或部门,督促整改落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介作用,大力宣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群众对发展养老服务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凝聚思想共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养老服务、关心养老事业、支持养老工作的良好氛围。